顏文樑藝術大展 代表作<廚房>國內首次露面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0-03-28]
“中國現(xiàn)代美術奠基人系列展·顏文樑藝術大展”北京展出
“中國現(xiàn)代美術奠基人系列·顏文樑藝術大展”將于2010年3月26日至5月10日在北京炎黃藝術館舉辦,據(jù)悉該展覽是繼“徐悲鴻藝術大展”和“劉海粟藝術大展”后,炎黃藝術館推出的第三場中國現(xiàn)代美術奠基人系列展。本次展覽是迄今顏文樑大師在北京的第一個大型藝術展,包括《廚房》、《重泊楓橋》、《石湖串月》、《國慶十周年》、《祖國頌》等在內的60多件作品,為顏文樑各個時期的代表作。
中國尚無油畫之前就自制油畫顏料作畫
蘇州美術館副館長楊文濤對本報記者介紹說,顏文樑自幼愛涂抹,喜歡以實物為對象進行描繪。11歲時,隨父親顏元(近代蘇州名畫家,任伯年弟子)學習中國畫,臨摹《芥子園畫譜》。12歲摹胡三橋畫稿《鐘馗》,即能“高渾獨創(chuàng)”,受到吳昌碩的嘉許。16歲考入上海商務印書館當技術學生,初學西畫。1912年19歲時辭職,回蘇州專習繪畫,并以此作為終身事業(yè)。顏文樑求知欲極濃,勇于創(chuàng)造。20世紀初,中國還沒有油畫,他便自行摸索試驗,反復研制油畫筆、油畫布和油畫顏料,并終于以自制的中國油畫顏料繪成《石湖串月》和《飛艇》等作品。從目前留下的幾幅粉畫、水彩畫看,他的寫實能力在20世紀20年代初期已非常高超,其精確的刻畫程度與藝術感染力,至今仍讓人嘆為觀止?!懂嬍摇?、《廚房》、《肉店》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
1928年,顏文樑35歲,在徐悲鴻的敦促下,赴法國留學,拜訪了80高齡的達仰布凡勒,并經(jīng)其介紹進入巴黎高等美術學校學習。在此期間,他還游歷了比利時、英國、意大利等國。通過在國外幾年的學習、參觀、寫生,他的畫風大變。他早期較注重透視、構圖,調子也較為清冷。游歐之后,則迷戀色彩,情調豁然開朗。且越到晚年,畫風越是熱烈絢麗,甚至到了一種孩提般的樂觀程度。他說,畫要讓人看了開心。
對話蘇州美術館副館長楊文濤——
他辦學提倡
藝術性和實用性結合
廣州日報:能否簡單介紹一下此次展出的作品,是否有一些作品為首次露面?
楊文濤:展覽作品來自于三家美術館,可以說是顏先生一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此次全部展出了。比如,他最早的一件作品《廚房》,是一件粉畫作品,這幅作品曾在歐洲的一個沙龍上獲獎,是中國畫家首次在歐洲獲此獎項的作品,也是顏先生早期最有代表性的一件作品。本次展出的作品,大部分是在蘇州以外的地方首次露面,尤其是《廚房》這件作品,是在國內首次亮相,由于它是色粉畫,極難保存,因此幾乎從未展覽過。
廣州日報:顏先生留給您的印象如何?
楊文濤:我曾經(jīng)聽過不少關于顏先生的故事,他為人非常厚道,在學校里教學,他要求學生必須要“仁”和“忍”。此外,顏先生辦學提倡實用,提倡把藝術性和實用性結合起來。他的學生錢永俊帶領的團隊創(chuàng)作的《小蝌蚪找媽媽》,是新中國第一部美術片。生活中的顏先生是一位非常慈祥的老人,即使在他90高齡時,他依然保持著一個習慣,那就是無論到訪的是年輕人還是老者,臨走時他都要親自送到胡同口,看到客人慢慢走遠才肯回去。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