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日韩一区_国产午夜精品爆乳美女视频99_中文无码精品视频在线看_国产一区二区爆白浆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考古專家:良渚遺址將中國水利史推至距今4800年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2-05-22
  張家港5月21日電 (記者 孫自法)考古專家21日在張家港舉行的中國文明起源與形成學術研討會上表示,良渚遺址發(fā)現的水利設施年代,將中國水利史推早至距今4800年左右。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劉斌研究員當天介紹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項目良渚遺址10年考古收獲時說,中國水利史一般從距今4100年到4000年間的大禹治水的傳說開始講起,現存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遺跡則晚到春秋和戰(zhàn)國時期,距今不超過2500年。“而良渚遺址發(fā)現的塘山和崗公嶺等水利設施年代,可能早到(距今)4800年左右”。

  劉斌還指出,浪渚古城墻的發(fā)現是首次發(fā)現良渚文化的城址,也是長江下游第一次發(fā)現史前時期的城址。該城址用石頭鋪墊地基和用黃土堆筑城墻的方法,是一種新的古城類型,為目前中國國內發(fā)現的同時代最大的城址。

  與此同時,良渚古城的發(fā)現將以往發(fā)現的130多個遺址點,有機地組合為一個整體,這為研究良渚遺址的功能布局與社會發(fā)展進程,提供出全新的角度和視野,并開啟良渚文化研究的新的起點,也為良渚遺址的保護和規(guī)劃,提供科學有力的證據。


  本次中國文明起源與形成學術研討會舉辦地張家港市,上世紀80年代末發(fā)現新石器時代遺址——東山村遺址,主要揭示了崧澤文化時期的聚落,包括房址和墓地,尤其是首次在長江下游地區(qū)揭露崧澤文化早中期高等級顯貴墓群,增補了崧澤文化此前沒有高等級墓葬的空白,為良渚文化高度的社會文明找到了源頭。東山村遺址崧澤文化早中期大墓和小墓的分區(qū)埋葬和大房址的出現,證明至少在距今5800年前后,社會已有明顯的貧富分化,出現明顯的社會分層。

  南京博物院院長龔良認為,東山村遺址發(fā)現了迄今最早的中華文明狀態(tài),為學術界研究長江下游地區(qū)社會文明化進程提供新的考古學資料,對中華文明起源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完)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