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家金伯興為漢磚拓片立著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3-05-09]
年過七旬的書法家金伯興,其字質樸勁爽、自然無飾。而他在瀕危文化遺產相關方面所做的努力,則鮮為人知。近日,金伯興工作室在省文聯掛牌,金老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透露,他欲繼續(xù)出版漢磚拓片方面的專著。
漢磚上的雕飾,包羅萬象,繁復美觀。無論是彩繪或是浮雕圖像都生動活潑、線條靈活,其中表現的故事都是當時社會的縮影。對研究漢代風俗習慣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8年前的一次偶然機會,金伯興接觸到一位漢磚收藏者,結果一發(fā)不可收拾,《金伯興題記漢灶二百品》、《金伯興題記經典磚拓二百品》兩部漢磚拓片題記專著先后出版。國內知名藏家認為,金伯興先生題記的漢磚拓片,書風老辣、氣息高古,題記與漢磚拓片相得益彰,完美體現了秦漢風骨。尤其是金伯興以書法多變的形式、章法展示,凸顯了這些文物的瑰麗與神奇,成為書法界與收藏界合作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成功典范。這兩本著作,涉及漢磚數量之大,品種之精,地區(qū)之廣,可謂前無古人。
不僅關注漢磚等瀕危文化,金老對書法發(fā)展的現狀也憂心忡忡。改革開放后的三十年,書法群體興起,書藝水平得以很大提高,涌現出一批書法藝術人才。但是社會的浮躁,也影響著書壇。在金伯興看來,一是濫竽充數者、炒作夸張者大有人在;二是傳統(tǒng)文化教育缺失,審美素質降低,關注書法、真正注重創(chuàng)作研究書法的人實在太少。對此,金伯興表示,要為后人創(chuàng)作更多精品佳作,為書法事業(yè)培養(yǎng)更多傳承之人。(記者李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