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展大獎:書法家不能只強調自娛功能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5-06-28]
在前不久結束的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作品展覽評審中,我省書法家蔣樂志的《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之雄渾》被評為優(yōu)秀作品。這是他繼去年獲得中國書法蘭亭獎一等獎之后,再次獲得書法界大獎。
蔣樂志,山東臨沂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首都師范大學書法博士,師從歐陽中石、葉培貴教授,現任教于山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書法作品在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展覽中十三次獲獎。
蔣樂志告訴記者,前幾年在北京求學期間,他的主要精力放在讀書上,很少有時間寫字,動腦多于動手。畢業(yè)后,在新的工作崗位上有了充裕的時間寫字,就想著把近幾年的想法通過作品表達出來。創(chuàng)作的過程,也是自我理論指導創(chuàng)作、驗證想法的過程,由此促進了他書寫實踐能力的不斷提高。“我很幸運地在第五屆蘭亭獎獲獎,得到大多數評委的認可,這是對我之前思考方向階段性正確的肯定,說明我沒走歪路。盡管如此,我仍然覺得有部分想法沒有充分表達出來。我再次投稿第十一屆國展,不是只奔著入展、獲獎,也想借此表達一下對書法文化繼承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的一點理解和體會。這次能得到大多數評委的認可并獲獎,很幸運,接下來我會按照自己對書法的理解繼續(xù)探索前行?!?br/> 此次國展,蔣樂志的獲獎作品選自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其中的“雄渾”、“沖淡”、“纖秾”、“勁健”、“自然”等品評范疇在書法批評中具有重要意義。蔣樂志創(chuàng)作的內容是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中的第一品“雄渾”。原文是“大用外腓,真體內充。反虛入渾,積健為雄。具備萬物,橫絕太空?;幕挠驮?,寥寥長風。超以象外,得其環(huán)中。持之匪強,來之無窮?!北磉_的是一種整體之美,自然之美,含蓄之美,傳神之美和動態(tài)之美。與康有為的北碑“十美”表達的審美意境頗有融通之意,“一曰魄力雄強,二曰氣象渾穆,三曰筆法跳躍,四曰點畫俊厚,五曰意態(tài)奇異,六曰精神飛動,七曰興趣酣足,八曰骨法洞達,九曰結構天成,十曰骨肉豐美。”蔣樂志表示,詩歌創(chuàng)作與書法創(chuàng)作時的心理狀態(tài)十分接近,歷代詩論與書論的相互貫通之處比比皆是,我們從中可以看出書法和文學批評范疇的共通關系,也反映出相同文化背景下產生的文藝在美學理念上的內在一致性?!白x過‘雄渾’篇之后我感受頗深,因此我把它作為書寫內容,想以作品的雄強形式來表現和呼應文字內容?!?br/> 采訪中,蔣樂志多次談到恩師歐陽中石先生的一句話:“書以煥采,切時如需”。他稱,這是對書法審美和社會功能的強調。書法作品要通過美的點畫線條和章法來表達文字內容、書家情感和社會氛圍。“書法文化傳承不是書家個人的事,我們不能只強調書寫的自娛功能,把自己局限在書齋里、書法圈內孤芳自賞。書家作為社會的一員,應順應社會發(fā)展變化的要求,融入生活,融入社會,創(chuàng)作大眾喜聞樂見、雅俗共賞的作品,通過作品向社會傳遞真善美,傳遞正能量?!?br/>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