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報8月24日訊 (記者李焜染 實習生楊文文)24日上午,市民朱大爺向本報展示了一張“錯版”人民幣,該人民幣為1953年的一分錢,正反面都印錯了位。
朱大爺說,紙幣是1964年他老伴坐公交車時,售票員給的?!爱敃r我們也弄不清是錯版幣還是假幣,就一直保存著?!鼻皫兹罩齑鬆斂吹揭粍t關于錯版幣的新聞,“聽人家說這錯版幣有收藏價值,所以想求證媒體,看看能不能鑒定一下?!?br/>
24日上午,記者和朱大爺拿著紙幣來到中國農業(yè)銀行(桿石橋分理處),工作人員介紹:“這一分錢的紙幣是真的,那時市場上幾乎沒有假幣,也很 少有人對面值這么小的錢造假。錯版幣是否具有收藏價值是由市場來決定的,銀行方面無法對其估算,如果拿到銀行,會作為殘破幣銷毀。”
在中國銀行,工作人員稱:“這張一分錢紙幣沒有防偽標識,只能通過紙張和印刷判斷真假。但因為銀行不是專業(yè)的鑒定機構,不能給出權威的判斷,必須到中國人民銀行鑒定科去鑒定。”
隨后,記者和朱大爺來到中國人民銀行(山東分行),工作人員于先生表示:“錯版幣的真?zhèn)?,要經過專業(yè)鑒定。僅從肉眼來看,這張一分錢有人工切割的痕跡,屬于變造幣的一種,應該是假的?!?br/>
在中國人民銀行官方網站,《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就所謂“錯版貨幣”問題答記者問》一文中,其中一條寫著:“錯版貨幣是不存在的。因為印鈔 廠印制鈔票時使用的印版、制造硬幣使用的鋼模等,是一個整體,在印制過程中,不可能出現(xiàn)局部倒置或顛倒的問題。因此,也就更談不上所謂的收藏價值?!?br/>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jù)《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