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畫家龔繼先指畫作品尤稱精絕 備受藏家追捧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09-10-26]
在傳統(tǒng)中國畫中,有一種特殊的表現技法,就是畫家用自己的手指代替?zhèn)鹘y(tǒng)工具中的毛筆蘸墨作畫,被稱為指畫,清代的高其佩、近代的潘天壽等許多國畫大師,都有大量的指畫作品留世。
在收藏界,名家的指畫作品尤其受到追捧,因為指畫既需要過硬的傳統(tǒng)功夫,又需要特殊的表現力,在收藏市場中,好的指畫作品數量很少。收藏傳統(tǒng)藝術品,既要講究“技術含量”,又要講究“缺者為貴”,在這個基礎上,指畫作品的含金量凸顯。
中國指畫藝術始于唐代,盛于清朝,歷代出現過不少大師。在中貿圣佳的拍賣會中,一幅高其佩的指畫作品,曾被估價120萬元。
指畫“江山代有人才出”,龔繼先先生的指畫尤稱精絕,龔先生早年就讀于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李苦禪先生入室弟子。期間得到中央美院的蔣兆和、李可染、郭味蕖、田世光諸先生的精心指教,打下了扎實的傳統(tǒng)中國畫基礎,曾任人民美術出版社總編輯等,龔繼先先生善于用水用墨又恰到好處,他用手指靈活表現在宣紙上,使得一條條靈動的游魚,幾個歡鳴的小鳥,幾個振翅的小蟲,無不讓人產生一種神秘、含蓄而耐人尋味的美感,讓觀者不得不佩服其指畫技藝之高。難怪見多識廣,才高藝佳的謝稚柳先生生前曾多次在眾多場合中力推龔繼先先生的指畫。
用身體的一部分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這似乎是當代藝術的表現方式,但是在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領域中,這種方式早有表現,指畫就是其中的最典型代表。現在,除了傳統(tǒng)藝術的收藏家以外,許多西方的評論家也開始對水墨指畫表現出濃郁的興趣,在他們看來,這種表現方式既有西方藝術的表現主義色彩,又具備了神秘的東方哲學。
此外龔繼先先生的水墨大寫意也堪稱一絕,這與他早年投入李苦禪先生門下有關,由于他在大寫意上下了很大工夫深入研究,反復摹臨古今名家作品,至今還留下大量幾乎亂真的臨摹八大山人手稿,其中一幅《魚鴨圖》作品臨摹后得到謝稚柳、啟功、楊仁愷、、沙孟海、陳佩秋、唐云、陸儼少、劉旦宅等名家贊賞并題詞鼓勵。
如今拍賣市場上的龔繼先作品大多為其應酬之作,近日,在上海中國畫院舉行的龔繼先先生的從藝五十年個展可一睹其精品創(chuàng)作。 (責任編輯:程海宏)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