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存29座漢唐帝陵 23座因交通不便等參觀困難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4-08-25]
日前,由陜西省文物局牽頭、省文化遺產研究院負責的漢唐帝陵文物旅游線路規(guī)劃編制工作啟動,陜西省政府專門召開會議協(xié)調省發(fā)改、文物、交通、旅游等部門積極打造漢唐帝陵文物旅游線路,利用公路交通將分布在關中各地的漢唐帝陵串起來,在全國形成獨特的漢陵和唐陵旅游線路網絡,讓數千年來沉睡在大山深處或荒郊野外的珍貴文物進入觀眾的視野。
這次編制的規(guī)劃采取“高速優(yōu)先”原則,帝陵與主要城市之間的連接線路優(yōu)先考慮高速公路,沒有高速公路的順次為國道、省道等,以保證旅游者能快速到達目的地。同時采取“尊重現狀”原則,在旅游線路上首先考慮利用現有道路,若現有道路不能滿足旅游需要的,則在現有道路基礎上進行道路拓寬,盡量減少新建重建道路。另外,文物旅游線路上各帝陵點游覽順序盡量形成環(huán)線,避免路線重復。
規(guī)劃后的陜西關中帝陵環(huán)線文物旅游線路形成“一心、兩橫、三縱、多支線”的格局方便游客出行。一心是指以西安市為核心,城市環(huán)線與繞城高速構成連接過境高速公路交通樞紐;兩橫是指西安南側的漢代帝陵旅游專線和北側的唐代帝陵旅游專線兩條橫向道路;三縱是指由南向北連接西安市與兩條旅游專線的3條高速公路,其中西安東側為京昆高速,中部為包茂高速(含延西高速),西側為福銀高速;多支線是指由兩條帝陵旅游專線引向各個帝陵之間的多條支線連接道路。
據了解,分布在陜西關中的29座漢唐帝陵(漢陵11座、唐陵18座)中,目前只有漢代的陽陵、杜陵、茂陵和唐代的乾陵、昭陵、橋陵正式對外開放成為文物旅游景點,其他漢唐帝陵大多因道路交通不便等原因致使前往參觀十分困難。除幾處正式開放的帝陵在高速公路上有標識外,其他帝陵在高速或省道上都沒有標識,參觀時大多要依靠省道、縣道到達帝陵;還有一些帝陵要依靠越野車或步行才能到達參觀。
編制帝陵旅游線路規(guī)劃和完善拓展交通道路條件將有利于對帝陵文物的保護和帝陵田野文物的安全巡查,有利于讓社會各界進一步了解中華歷史文化。河北文物局與建研院加強戰(zhàn)略合作 科技助力文物保護本報訊 日前,為進一步提高河北省文物科技保護水平,全面落實建設文化強省、推動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的要求, 河北省文物局與河北省建筑科學研究院簽署了《加強文物科技保護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xié)議》。省文物局局長張立方、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副廳長梁軍、省建筑科學研究院院長強萬明等出席簽約儀式。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