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2月24日,宿松縣人民中路一處下水道施工工地上,工人們在開挖土方時,意外地挖出了埋藏在地底下多年的銀元。當地文物部門通過兩次清理現場,共清理出銀元4192塊,截至3月7日,出土的所有銀元已經全部清理鑒定完畢。
記者了解到,今年2月24日,在宿松縣人民中路一處下水道施工工地上,工人們在開挖土方時,意外地挖出了埋藏在地底下多年的銀元。在挖出銀元后,周邊居民聞訊趕來圍觀。因擔心場面失控,現場施工工人立即撥打了110報警。當地派出所和文物部門到達現場后立刻拉起了警戒線,處理現場勘挖出來的銀元。
2月24日,文物部門對現場進行第一次清理,此次文物清理從六點多一直持續(xù)到晚上十一點半,現場總共清理出94塊銀元。其中民國三年的袁大頭34塊、民國九年的11塊、民國十年的13塊、孫中山開國紀念幣35塊、光緒元寶龍洋一塊。
2月28日,文物部門對現場進行二次清理的時候,再次發(fā)現了四個明青花四喜罐,在文物部門的工作人員小心的清理下,又是滿滿四罐的銀元。在警方的護送下,這四罐銀元被安全運到文物局的庫房。
之后,當地文物部門將出土的銀元收集后全部交與安徽省文物鑒定站的專家進行了鑒定,3月7日,鑒定工作全部結束。這次出土的銀元,通過安徽省文物鑒定所進行清理,共清理出銀元4192塊,其中包括中華民國開國紀念銀幣1637枚、袁大頭2104枚、龍洋341枚、以及其他類別銀元若干枚。文物部門介紹,在這些銀幣中,一些銀幣種類在現在的銀幣市場上比較稀有。
在工作人員統(tǒng)計銀元的時候,有小部分銀元正面印有墨書標記,標記呈黑色,在這些銀元中格外醒目,原來墨書是在古代大型商號對真假銀元進行鑒別時,對真的銀元用墨筆在上面寫上自己的商號名稱,下次流通時不用再進行鑒別,這次發(fā)現了有二十多家商號和錢莊的標記,說明這個地方當時的社會經濟非常繁榮。
現在,鑒定后的4192塊銀元已經珍藏在宿松縣博物館內,不久將對外展出。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